【电子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王建勤

2024-12-08 22:27发布

1.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特点?

   - 答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早期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建立某种理论,现在则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检验和发展理论;研究方法从以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推论,转向用科学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它研究领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2. 对比分析法是什么?

   - 答案:对比分析法是由Lado(1957)提出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转移的问题。它提倡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以预测学习中的难易。


3. 中介语理论是什么?

   - 答案:中介语理论是由Selinker(1972)提出,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从其母语逐渐向目标语过渡的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


4. 偏误分析法与中介语理论有何关系?

   - 答案:偏误分析法与中介语理论都关注学习者语言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但偏误分析法更侧重于分析学习者的错误,而中介语理论则把研究重点放在学习者自己产生的语言上。


5.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 答案: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包含五个相互连接的假设:输入假设、习得/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6. 普遍语法理论是什么?

   - 答案:普遍语法理论由Chomsky提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这些原则是天生的,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

   - 答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介绍与探讨、偏误分析、习得顺序与习得过程研究、定向于理论的实验研究。


8. 中介语理论在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偏误时有何作用?

   - 答案:中介语理论在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偏误时,提供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全面分析,帮助理解学习者语言的规则系统。


9. 什么是“了”的习得过程?

   - 答案:“了”的习得过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对“了”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和使用过程,包括对“了”的不同用法和语境的掌握。


10. 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有哪些特点?

    - 答案: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具有有序性,学习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习得否定结构,这一过程受到母语迁移和目的语规则的影响。


11. 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案:第二语言能力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能力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语言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2. 中介语连续体理论对语言能力结构研究有何启示?

    - 答案:中介语连续体理论启示语言能力结构研究应关注语言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语言能力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语言能力与外语能力是否具有同质性?

    - 答案:语言能力与外语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由人的先天语言能力和后天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4. 汉语能力结构差异的检验与分析有哪些方法?

    - 答案:汉语能力结构差异的检验与分析可以通过多重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利用HSK等语言测试工具的数据进行。


15.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 答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语素习得研究等。


16. 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何影响?

    - 答案: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在于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解释了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和语言之间的共同性。


17. Krashen的监控假设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扮演什么角色?

    - 答案:Krashen的监控假设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起监控语言的作用,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检查和控制。


18. 中介语理论如何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偏误?

    - 答案:中介语理论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的不正确归纳与推论造成的。


19.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有哪些主要的挑战?

    - 答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中的主要挑战包括理论的介绍与消化不足、偏误分析的局限性、习得顺序与过程研究的薄弱等。


2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 答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对语言能力结构的综合研究、深化对中介语连续体的理解、以及探索语言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


下载链接:http://www.mtcsol.cn/books.html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