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平面理论
三个平面理论认为语言研究有三个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这一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便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很多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三个平面理论做过理论阐述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三个平面理论立足于汉语语言事实,解决了许多以前语法研究中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同时还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既对汉语语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汉语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它促使人们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汉语语言规律和现象做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描写和解释。
三个平面当中,句法跟语义的关系是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句法结构本身也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语义平面也可称作句法语义平面。句法语义同语用之间的关系是:静态备用和动态实现的关系,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内层和外层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汉语语法研究为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来源上说主要是受到现代符号学的影响,其直接理论来源是美国Morris的符号学理论。
而现代符号学来源于语言学和哲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是现代符号学的两个主要创始人。索绪尔强调符号的社会功能,皮尔斯强调符号的逻辑功能。在1938年的《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oftheTheoryofSign)》一书中,Morris提出了符号学的三个分支:Syntactics、Semantics和Pramagtics。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周礼全将其译成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后遂成通译。语用学研究“符号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和其所指示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语形学研究“符号相互间的形式关系”。
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韩礼德(1961)说过:“划分平面是我们的出发点”。从描写上说,如果想在所有的平面上一下子说明材料,结果只能是哪个平面都说明不了(CategoriesoftheTheoryofGrammar,Word,Vol17,No13,1961)。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受到以Chomsky为代表了形式句法学派的刺激和哲学、逻辑学界探索“意义”的影响,更多的学者注重研究句子和语境、社会、文化的关系。他们对语用的兴趣也提高了,不仅研究属于这一领域的具体课题,还研究语用跟句法和语义的关系,许多学者已明确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部分包含在各自创立的语法理论之中。这样对语言结构作三个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不仅是语言学界的共识,更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符号学理论相通的基点。
中国语法学界较早提出区分汉语析句中三个平面的是文炼、胡附二位先生,(1981)《现代汉语》记录了这方面初步尝试的成果,它吸收了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创立了一个新的析句法,构建了自己的句型系统。
胡附、文炼(1982)《句子分析漫谈》提出:句子中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在动词和名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上。文炼(1982)指出:句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动词以及与它联系的名词性成分构成,所以研究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关系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胡裕树、范晓(1993)《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发表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初步形成。胡裕树(1982)认为,主语属于句子的内层结构,主题属于句子的外层结构。动词、形容词可以决定主语,而不能决定主题。主题出现于句首,而主语不一定出现于句首。主语前边不能加介词,因此介词结构组成的短词不可能是主语,而主题前边有时可以加上一定的介词。
在具体分析一个句子时,应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描写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文发表以后,三个平面理论在中国语法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运用它来指导具体语法问题的研究。
范晓、张豫峰(2003)《语法理论纲要》是一部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研究语法的导论性著作。书中所阐释的语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八个字:三个平面、四条原则。“三个平面”是指在语法研究中应把句法、语义和语用既区别又结合起来;“四条原则”是指在语法分析时要贯彻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在讨论语法理论的历史、现状基础上,该书详细地阐释了“三维语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以及语法研究方法论原则等方面展开了论述。该书结合汉语语法事实,既具学术性又具普及性,对语言研究者、汉语教师及研究生具有的重要参考价值。
胡裕树(1982)《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着重讨论了主语与主题以及其他句首特殊名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汉语句子内层、外层结构二分说。文炼(1984)主要讨论“狭义的句义”与“广义的句义”的区别。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开创了汉语语法从形式到内容,从意义到形式的描写途径。《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中的“能愿式”、“使成式”、“处置式”、“被动式”、“递系式”,《中国文法要略》中的“把字式”“被动式”等,都是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考察汉语特点的真知灼见。
上世纪50、60年代,方光焘提出静态一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70年代,吕叔湘提出“静态单位”“动态单位”。80年代,他主张在静态研究外多做动态研究。
总的来说,三个平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从表达角度看,句法是关键,因为心中有了意思,才能找到表达形式,这属于编码过程。从理解角度说,语义是关键,因为要通过形式去了解表达的意义,这属于解码过程。从双方交际的角度看,语用是关键,那些不合语法或语义规则的表达方式之所以成立,可由语用得到解释。从研究的角度看,句法是核心。语义要通过句法表现,语用要在句法基础上才能示现,语义和语用要发生关系也要通过句法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