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理论

2023-03-18 10:04发布

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具有普遍的认知机制,其核心是“认知语法”,它以动态的语言即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语言结构形式的自然功能的解释和归纳。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言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因此,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点、语言结构组合的原则、句法语义的概念接口、语言运用的经验和实验背景以及有关相对性和概念普遍性等就成为认知语言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认知语言学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语言分析中,语义分析具有独立性。第二,语言意义具有普遍性。第三,语言意义具有隐喻性。


认知语言学特别强调语言学的运用属性,即语言研究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语法结构,还要考虑语言的实际运用,以及语法结构与实际语言运用之间的相互影响。许多学者都同意这一观点。


目前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原著,如Langacker(1987)的《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Ungerer和Schmid(2001)合著的《认知语言学入门》(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等。


中国语言学界最早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是旅美台湾学者戴浩一。戴浩一(1990-1991)在《以认知主义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中提出:“(1)非客观主义的语法分析的哲学,主张在表层句法结构直接表示语义结构,而且语义结构等于观念结构。(2)揭示汉语表示处所和空间的句子其基底的观念原则是什么。(3)结合一些公认的功能原则来阐述戴浩一提出的时间顺序则对汉语语序的说明。(4)可以用空间词语的比喻用法加以分析的时间词语:汉语语序所反映的时间观念:汉语和英语在以空间比喻时间方面的成套差别。(5)建议如何用这篇文章提出的以认知为基础的非转换的功能语法理论去探求语言共性的途径。”


沈家煊(1995)则用“有界”和“无界”的概念解释了数量范畴为什么会对某类双宾结构起制约作用。另外,刘宁生(1994)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了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手段,解决了汉语中的一些有争议问题。


沈家煊(1994)《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提出,RonaldW.Langacker创建“认知语法”(空间语法SpaceGrammar)。这篇文章提出:“认知语法”的出现象征着语法研究的钟摆又由注重形式转向注重意义。语义描写不只是对客观的真值条件的描写,也是对主观形成的意象的描写。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也是语法的中心,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词汇和句法都是一致。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人的语言能力关系很密切、不可分。


赞赏支持